2017广州一模预测分数线出炉啦!
大家都很迫切地想知道各个学校战绩如何!
哪所学校学霸更多?
文理科前十名花落谁家?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
跟着名校君一起来看看!
2017广州一模预测分数线
腻害了大省实,文科占了3个,理科占了4个,其中理科前10名中,有3个出自于省实的创新班。真光中学最近也很猛,文科、理科都各占1个,二中文科占了2个,理科占了1个,六中理科也不错,占了2个,高考可要继续保持这个势头哟!
一、命题难度适中,强调阅读速度与分析能力
在论述文阅读方面,广一模紧跟2016年全国卷I的命题形式与考点,在3道题目的设置上如出一辙,考查目的和能力要求依旧还是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在“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来命题。
而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方面,未修订前是选考题,但都是一道选择题(五选二),三道主观题。修订后两者都是必考题。从文章篇幅可以看到,虽然总体题目数量增加了,但文章的篇幅并没有缩短,因此对考生的阅读速度和解题速度要求更高。
广一模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分别设置了一道四选一(选择正确项)的选择题,两道主观题。
第一道主观题要求考生结合文本分析“文中两次写到瀑布”的作用,属于“分析综合”的能力层级,属于正常难度的题目。
而第二道主观题则选用了其他作家对于这篇小说的评价,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属于最高层次的“探究”层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总体而言,此次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难度比2016年的全国卷I有所增大,但并没有超出《考试大纲》的要求。
接下来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则显得相对友好。在题目设置上为两道选择题(皆为四选一),一道主观题。在能力考查上围绕“理解”与“分析综合”展开,考生只要细心阅读文本,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概括,就能得出相应的答案,难度不大。
因此,提升阅读速度,是决定语文考试成败的重要环节。训练思维,强调答题的规范模式是提高解题速度的重要途径。
说完了三篇现代文阅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诗文阅读部分。
文言文阅读方面,依然是3道选择题和1道翻译题的形式。在题型设置上来看分别是(1)断句(2)实词解释(3)分析原文(4)翻译。在考点和难度上均无太大变化,文化常识的复习要以必修五课本中《古代文化常识》和高中文言文为根据,切不可钻牛角尖,耗费大量精力,得不偿失。
在诗歌鉴赏的考查上,广一模采用了1道选择题(五选二)和1道主观分析题的形式。选取的是一首晚唐的咏古抒怀诗。要求考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归纳诗人的“愁”,并找出诗人是如何表现的。
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诗词鉴赏的复习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难点是诗歌的表现手法,需要考生们多加训练。
二、作文抛却地域特色,选材向全国卷靠拢
此次的作文材料更贴近2016年全国Ⅲ卷的出题模式。
在材料上,此次广一模选取的是一段与“商业创造”有关的话题。不同的企业进行了不同的选择,然后让考生根据材料选好角度进行写作。材料提供的三种企业选择并无对错之分,考生可以选取任意一种角度深入探讨,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做到逻辑清晰,有独立的思考,难度不算太大。
本次一模相比于2016全国卷,整体难度持平,强调对基础的考查。客观题偏易,区分度不高,主要夺分点在写作。写作部分是邀请外国校友参加龙舟比赛,体现了全国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命题趋势。同时,题目给出的信息点极少,需要考生能打开思路,丰富内容,是一个难点。
保分项目:(1)语法填空考点常规,需要关注定语从句与名词性从句的连词选择。(2)短文改错第一次出现改变实词意思的考法,体现对文章逻辑的重视。(3)阅读理解以细节题为主,难度偏简单,难题集中在推断题;七选五体裁是说明文,介绍了同伴压力的利与弊以及应对的办法,难度中等,主旨句考查较多,需要考生有归纳段落主旨大意的能力。
争分项目:(1)完形填空讲述了一位农场的小女孩喜欢观察人和动物的足迹来判断发生的事情。最棒的一次经历是根据马蹄印发现了马受伤了。这篇完形难度不大,但考生在作答前需要浏览全文,把握全文发展和情感才会避免被局部信息或者常识推断误导掉坑。提醒考生做完形时要遵循规范的做题步骤:浏览全文把握主旨情感,瞻前顾后选出答案,最后检查全文。整篇完形生词不多,答案都出自课本单词,但熟词生义考查较多。(2)书面表达,这次题目已明确点出是一封邀请信,大大降低了审题难度。话题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非常贴近学生生活。题干方面,这次依然延续了全国卷2015年以来的简洁风,只有简洁的大纲,让考生自行发挥补充,主要的发挥点和难点在于如何阐述活动意义。其实在这一点上就比较隐晦地考察了考生审题的功力,题干给出的背景为写信给姐妹学校剑桥中学,而不是常见的个人信件,因此在阐述意义时应从双方学校的角度思考,而不应局限于学生个人的层面。这一背景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提示考生在语言上需要比较正式,有礼貌。总体而言,本次一模的书面表达难度较小,但考生需要具备从有限的提示中拓展要点,体会出题者意图的能力,才能写出真正的高分作文。
建议考生:
1. 抓主干,莫钻牛角尖
通过对近年全国卷的分析可知,高考英语始终都是以基础知识为核心,较少会出现偏门知识点。因此,建议小伙伴们要抓好主线,莫花费大量时间练习如独立主格结构、非谓语动词的完成式等“冷门知识”。基础牢者得天下!
2. 按考纲话题联想单词,注意词性转换
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若简单地重复记忆,枯燥且低效。建议以考纲话题为中心,联想相关词汇,并注意词性变换,以点带面成群记忆。
3. 读文章时注意句子结构分析,且需关注:主旨、熟词生义
复习时充分利用历年高考真题、课文等语篇材料,反复读,目标明确地读,提高句子和篇章意识,利用长难句锻炼自己分析句子的能力,善抓“主谓宾”,阅读时还需特别关注以下三点:
A. 找线索,把握主旨:线索包括主题句、逻辑关系词、反映作者情感的形容词、评述性语言。往往抓准了主旨,许多题就能迎刃而解。
B. 熟词生义:结合上下文,判断这个熟悉的单词具体在语境当中的意思。
4. 继续充实文化背景
在刷题之余,建议每天可以腾出十分钟时间看一下有关文化类的素材,格外关注传统文化,如每个节日会相应举行什么比赛,也可以通过阅读英语周报、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资讯。
本次考试数学文科卷的考点分布平均,整套试卷在结构和题型都十分贴近全国卷、在比较完整地体现全国卷的命题方向与思路的同时,难度略低于全国卷,能够恰到好处地检验学生一轮复习的成果,帮助寻找一轮复习的薄弱环节,进而明确二轮复习的方向与目标。
试卷整体分析
从板块占比可看出,本次考试与全国卷考点分布一致,六大板块在试卷中占比较重。试卷整体难度略低于全国卷,但计算量稍大,尤其是解析几何部分耗时较多。试卷整体达到了检验一轮复习成果的目的。
本次一模理科数学所考查的目标设定明确,考查内容准确、适度,基本符合全国卷新课标的要求,作为考前试水,一模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区分度,真正起到了检测学生水平的作用。
整体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考点分布比例与2016年全国卷十分接近,比如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各板块分布很平均,但略有不同,比如函导数、概率统计分值比重略有上升。而题型和难度上整体略低于全国卷,尤其是概率统计和解析几何题型比较常规。试卷整体达到了检验一轮复习成果的目的。
本次一模从整体来看考题比较新颖,出现了在平常练习中少见的物理情景和题型。
本次考试的考点分布比例与2016年全国卷变动较大,主要原因是3-5加入到必考部分。本次一模加入了动量、原子物理部分,而部分考点没有单独命题而是融合在其他题中。另外,电磁场部分,本次一模磁场分量较大,其他常考点部分改动不大。
建议考生后期多关注以下几大常考综合模型:
1.电场电容板——+牛二定律+电路分析+功能关系;
2.理想变压器——+电路分析+二极管;“杆切割”电磁感应——+牛二定律+图像分析;
3.多过程分析——斜面+圆周+滑块滑板+弹簧+传送带;
4.复合场——电场+磁场+重力场+周期场;
在冲刺刷题中多注重培养图像、物理情景、函数的相互转化的能力,以及图像、公式的变型感知能力。
本次一模生物卷虽然考查了一些相对“偏门”的知识点,但都是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知识。
1、基础扫盲,边角知识不能漏
老生常谈,生物基础知识不能丢,哪怕是再简单、看起来不会考的知识点也要保证掌握。虽然高考卷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都是套路,但是谁能保证“一定考”和“一定不考”呢?有的同学复习生物是“有的放矢”只做某一些特定知识点和常规题型。如果考到偏门知识,比的就是大家知识面的完整性!所以有时间的话还是要保证边角知识的掌握。
2、遗传别放弃,摸清出题套路
很多中等水平的同学是习惯性做到31题就结束生物大题的答题的,毕竟32题遗传大题一向吃力不讨好,看半天推不出来,算半天也不一定对,还不如去物理大题写两条公式。但是遗传计算还是不能放弃的,多做一下其他省市的真题,熟悉命题人的出题套路,保持一定的题目熟悉度。毕竟遗传题难度真的看出题人心情的,没准就像这次一模呢?
本次一模在考点分布与分值占比上与2016年全国卷相差不大,比如化学实验部分、元素化合物、反应原理、有机化学等各板块分布符合高考规律和知识难度水平。题型上比较贴近全国卷常考题型,而在难度上略低于全国卷。但是对于计算能力的考查,对于信息迁移能力的考查,对于知识整合能力的考查尤为侧重。
1、强化重点内容,注意能力培养
本次考试主干知识所占比例超过70%,建议考生认真复习教材重点内容: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实验、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工业流程等方面,多加练习,狠下功夫,保证主体知识的得分。在之后的复习中要适当锻炼化学计算能力、信息迁移和整合的能力、化学语言应用的能力,从而突破化学难点,冲刺高分。此外,选修部分都很好体现了选修知识应有的地位。
2、重视平时,搭建体系
考试是平时积累的综合体现,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定时定量的练习,及时的归纳综合等,都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部分是我们把握理综考试时间的关键,同时注意思维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搭建,才能在大型考试的综合考查中取得理想成绩。对于目前高一、高二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否则到了高三将悔之晚矣。
各科分析到这
相信每一位考生心里都有了个衡量尺度
不管一模考得好不好
认真分析,查缺补漏才是真
有必要的话再回顾下名校君往期的推文
三月一模定高考?当玩笑听听就好了(内附广州一模语文考试答案)
打打鸡血,找找方法哟!
- END -
来源:高考直通车、卓越教育
编辑|Pasan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