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帐篷价格联盟

泰和县城市总体规划(看看到你家了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泰和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主要内容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 

近期 2014-2020年、远期2021-2030 年。 

(二)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包括澄江镇全域,沿溪镇的镇区、乐山村、

源塘村、荷树村、东风村、仓岭村、草坪村、高坪村、狮前村、

山东村,塘洲镇的镇区、塘洲村、洲头村、上棚村、上洲村、

小溪村、河江村,南溪镇的镇区、匡溪村、洲尾村、南源村、

锦溪村、上垄村。规划区面积为268.2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与城市职能 

(一)城市发展目标为“吉泰走廊重要增长极,吉安地区

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区”,即吉泰走廊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平

台与基地,吉泰城镇群的副中心城市,吉泰平原的农业现代化

示范区,大井冈生态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市职能 

吉安副城、交通枢纽、工业新城、商贸中心、文化名城。 

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县域人口与城镇化发展规划 

泰和县近期、远期县域人口分别为 62 万人和69万人。泰

和县近期、远期城镇化水平分别为 53%和 66%。  2

(二)县域城镇空间结构、等级规模与职能结构 

1、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两轴、三区、三心”的空间结构形态。 

一核:中心城区为县域发展核心。 

二轴:一条是南北向以大广高速、京九铁路、105国道为

主的城镇发展主轴;另一条是东西向以泰井高速、321省道、

319 国道为联系廊道的城镇发展次轴。 

三区:即以中心城区、万合镇为发展核心的滨江两岸重点

开发区,以螺溪镇为发展中心的生态农业及乡村旅游区,以沙

村镇为发展中心的生态农业与林业保育区。 

三心:即螺溪镇、万合镇、沙村镇分别为三个发展片区的

发展次中心,其中螺溪镇是生态农业及乡村旅游区的发展核

心,沙村镇是生态农业与林业保育区的发展核心,万合镇是滨

江两岸重点开发区的发展核心。 

3、城镇等级结构 

泰和县城镇等级结构规划表 

等级 数量 乡镇名称 

县域中心 1 中心城区(澄江镇) 

中心镇 3 螺溪镇、万合镇、沙村镇 

一般建制镇 14 

塘洲镇、桥头镇、禾市镇、苑前镇、碧溪镇、冠朝镇、灌溪

镇、沿溪镇、老营盘镇、中龙镇、苏溪镇、石山镇、南溪镇、马

市镇 

乡集镇 3 上模乡、水槎乡和上圯乡 

规划建议中龙乡、石山乡、南溪乡撤乡建镇,小龙镇撤并至中龙镇。 

4、城镇规模结构 

泰和县城镇规模结构规划表 

序号 等级(人

口) 

数 乡镇名称  3

I ≥35万人 1 县城(澄江镇)

II 1~3 万人 4 螺溪镇、塘洲镇、万合镇、沙村镇 

III 0.5~1万人 2 禾市镇、马市镇 

Ⅳ ≤0.5万人 14 碧溪镇、桥头镇、石山镇、南溪镇、冠朝镇、老营盘镇、中龙镇、苑前镇、沿溪镇、灌溪

镇、苏溪镇、上模乡、水槎乡、上圯乡 

5、城镇职能结构 

泰和县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 

乡镇名称 职能类型 重点发展产业 

中心城区

(澄江镇) 综合型 食品、医药化工、冶金机械、液晶电子、商贸物流 

碧溪镇 旅游型 生态农业、特色种植、乡村休闲旅游 

桥头镇 旅游型 旅游服务、乡村休闲、生态农业 

禾市镇 商贸型 生态农业、旅游服务、农产品流通 

螺溪镇 综合型 空港服务、商贸物流、旅游开发、畜禽养殖 

石山镇 农贸型 特色种植、城郊农业 

南溪镇 商贸型 物流商贸、城郊农业 

马市镇 工贸型 建材加工、商贸服务、城郊旅游、茶叶种植、乌鸡养殖、 

塘洲镇 旅游型 城郊旅游、城郊农业、特色种植、水产养殖 

冠朝镇 农贸型 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生态农业 

沙村镇 综合型 轻纺加工、水产养殖、旅游开发、商贸服务 

老营盘镇 农贸型 边境贸易、茶油种植、畜禽养殖 

中龙镇 农贸型 毛竹种植、旅游开发、林果业开发 

苑前镇 农贸型 特色种植、樟脑种植加工、生态农业 

万合镇 综合型 食品加工、物流商贸、特色种植、生态农业 

苏溪镇 农贸型 百合、甘蔗、蜜桔等特色种植、生态农业 

沿溪镇 工贸型 纸业制造、城郊农业、特色种植 

灌溪镇 工贸型 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生态农业、肉牛养殖、特色种植 

上模乡 农贸型 边境贸易、畜禽养殖、林果业开发 

水槎乡 农贸型 旅游开发、生态农业、林果业开发 

上圯乡 农贸型 油茶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 

四、规划区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城、两廊、三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城:指泰和中心城区。 

两廊:指赣江水域廊道和以龙头山、玉华山省级森林公园、

老虎山湿地公园组成的生态绿廊。 

三组团:沿溪组团(沿溪镇区)、塘洲组团(塘洲镇区) 4

和南溪组团(南溪镇区)。 

五、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吉安市域副中心,吉泰走廊重要的工贸城市,庐陵文化底

蕴深厚的滨江宜居城市。 

(二)城市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 24万、2030 年为 35万人。 

2020 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23.9 平方公里,2030 年为

34.3平方公里。 

六、城市发展方向与空间结构 

(一)城市发展方向 

建设用地重点向北发展,形成“重点向北,片区对接”的

发展方针。 

(二)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轴串三区、两廊护一城”的空间格局。 

1、一轴:指泰和大道城市发展轴,串联澄江片区、文田

片区和工业片区,体现泰和历史、现代和未来的发展面貌。 

2、三区:指澄江片区、文田片区和工业片区。“澄江片区”

以公共服务和生活功能为主导,疏解中心区服务职能,在东北

部设置行政文化中心,滨江地区设置休闲娱乐中心;“文田片

区”建设成为与产业融合的生活配套区和产业服务区,驱动城

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工业片区”建设成为电子和食品加 5

工企业基地,在园区北部建设以生产性物资集散为主的物流基

地。 

3、两廊:指赣江滨水廊道和龙头山生态绿廊。 

4、一城:指泰和县城。 

七、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一)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铁路 

(1)快速轨道:南起井冈山大道,沿 G105 规划吉泰快速

轨道,并于井冈山大道与G105交叉口设置一处轻轨站点。 

(2)客运站:昌吉赣高铁从中心城区东部南北向穿过,

并设泰和站,与京九铁路火车站共站,规划用地面积 5.5公顷。 

(3)货运站:原泰和站兼具货运功能,与昌吉赣泰和高

铁站合并设置,用地面积为 5.5公顷。 

2、高速路、快速路、国省道 

(1)高速公路 

泉南高速:中心城区北侧东西向穿越,规划改建泰和北互

通与广吉高速对接。 

广吉高速:规划广吉高速与泰和北互通已预留的主匝道对

接。 

(2)快速路 

规划 G105、吉泰大道为快速路。 

(3)国、省道  6

规划预留 105 国道改线廊道从城区西侧腹地穿越,规划

105、319 国道保持现状,建议次干路及支路与国道交叉口采

取禁左管理。 

3、汽车站 

规划中心城区设置客运站两处,分别为城东客运站和城西

客运站,用地面积分别为4.2公顷和 5.6 公顷。 

4、水运 

将南门客运码头建设为旅游码头,位于龙洲桥附近。 

(二)城市道路网规划 

1、道路网结构 

规划形成“七横六纵”的城市整体骨架路网格局。 

七横:源塘路、泰垦路、井冈山大道、文沿路、祥和大道、

澄江大道、泰和大道(澄江片区段)。 

六纵:上田大道、官溪路、钦顺路、白凤大道、泰和大道

(文田片区段)、吉泰大道。 

2、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规划中心

城区主次干路总长为 131.33 公里,主次干路网密度为

2.41km/k ㎡。 

3、停车设施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设置社会停车场 11处,总用地面积为 16.1

公顷。  7

八、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一)规划目标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 429.8公顷,占中心城区建设总用地

12.5%,人均绿地面积 12.3平方米。 

(二)绿地系统结构 

规划形成“一环、一核、一带、五廊、多园”的绿地系统

结构 

一环:指泰和中心城区外围的玉华山,形成绿色生态环。 

一核:生态绿核,指中心城区内龙头山森林公园,面积约

555.0公顷。保护原有的山体生态景观和原有生态物种,以生

态森林为主。 

一带:沿赣江的滨水绿化带; 

五廊:结合中心城区外围山体制高点,规划沿着水系、道

路而形成南北向景观绿廊,将外围生态景观向城市有机渗透。 

多园:指结合山体、湖泊等自然环境,在澄江片区、文田

片区共打造的 7个综合公园,1个专类公园,13个社区公园,

服务城市各居住组团。 

(三)公园绿地规划 

规划共安排综合公园 7 个、专类公园 2 个、社区公园 11

个。 

(四)广场规划 

中心城区共安排7 处广场用地。  8

九、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一)供水工程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近、远期用水量分别为8.75万吨和14万吨。 

近期扩建文田水厂,供水规模为 5 万吨/日,扩建上田水

厂,供水规模 5 万吨/日;远期再扩建上田水厂,供水规模为

10 万吨/日。规划中心城区近期水厂总规模为 10万吨/日,远

期为 15万吨/日。 

(二)排水工程规划 

1、污水工程规划 

2020 年中心城区污水量为 5 万吨/日、2030 年为 8 万吨/

日。 

近期扩建泰和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 3 万吨/日;规

划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 2 万吨/日。远期扩建泰和

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 6 万吨/日;扩建工业园污水处理

厂,处理规模为 4 万吨/日。规划中心城区近期污水处理厂总

规模为 5 万吨/日,远期为10 万吨/日。 

2、雨水工程规划 

对中心城区现状水系进行疏通整治,部分渠道截弯取直,

利用现状水塘或低洼地打造人工湖或湿地公园,增加雨水调蓄

量,减小雨水管道的管径。规划沿城市主次干路敷设雨水主干

管,雨水分区分片就近排入水体。 

(三)电力工程规划  9

1、用电负荷 

泰和县中心城区近期、远期用电量分别为7.2亿KWh、17.7

亿 KWh,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近期为 4800 小时,远期为 4200

小时,最大用电负荷近期、远期分别为 157MW、421MW。 

2、供电设施规划 

扩建澄江220KV变电站、泰和 110KV 变电站和上田110KV

变电站,新建园区 110KV 变电站和滨江 110KV变电站。 

3、供电网络及高压走廊 

改建澄江变至泰和变 110KV 线路,将高压线移至城区西

侧;新建泰和变电站至滨江变电站 110KV 线路 1回,高压线路

主要沿晓渡路和紫瑶大道绿带布置;新建澄江变电站至滨江变

电站 110KV线路1 回,高压线绕高京九铁路从城东东侧接入。 

规划 220KV高压走廊宽度30-40米,110KV高压走廊宽度

20-25米,规划高压走廊宜结合绿化带、道路、河流等设置,

线路平行布置,与其余基础设施廊道形成综合走廊。 

(四)电信工程规划 

规划近期(2020 年)中心城区固定电话普及率为 25 门/

百人,计需 6.25万门;规划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固定电

话普及率为 30 门/百人,计需 10.5 万门。规划新建三处电信

分局 

,位于泰和大道与灌溪路交汇处,占

地面积为0.59公顷,。  10 

(五)燃气工程规划 

气源由吉安市输气干管及苏溪镇雷港村门站接入,在西桥

路与永昌大道交汇处附近设置一处燃气储配站。占地 1.39 公

顷。规划泰和县中心城区以管道天然气为主气源,液化石油气

作为补充气源。 

确定中心城区近期、远期天然气用气量分别为 2387 万 Nm

³/年、6721万 Nm³/年。 

十、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一)防洪排涝规划 

1、防洪排涝标准 

确定城市防洪标准为:中心城区采用 50 年一遇的防洪水

标准,采用 20年一遇的防山洪标准;排涝标准为10 年一遇。 

2、防洪规划 

近期保持澄江圩堤(赣江防洪堤),远期加高加固,达到

50 年一遇防洪标准;拓宽东岗高排渠,至少保证 10米渠宽水

面;将城区段及城区下游段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增加河道泄洪

能力。 

3、防涝规划 

尽量保留现状水系,打通各水系间的联系,调节雨水径流

洪峰量,缓解内涝;修缮现有东门排涝站,提高排水能力;于

滨江大道和澄江大道交叉口处规划一座排涝站,缓解东门排涝

站压力。  11 

(二)消防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共设置消防站 5处,现状消防大队搬迁至文

田工业园,规划为消防指挥中心,新建城北消防站、城东消防

站、城南消防站和城西消防站。 

(三)抗震规划 

泰和县属地震烈度 6 度以下设防城市,一般建筑物按 6

度设防。新建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生命线工程、重大工程、

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和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应进行地

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

设防。 

(四)人防工程规划 

近期、远期人防工程设施面积为12 万平方米、16.8万平

方米。 

十一、环卫设施规划 

1、规划预测 2030 年中心城区日产生活垃圾为 525吨。生

活垃圾分两级收集,规划共设 14 座小型垃圾转运站,1 座中

型垃圾转运站。 

2、规划扩建垃圾处理厂,位于澄江镇大塘村委会早住自

然村,占地 500亩,填埋库容 300万立方米。 

3、规划中心城区共设置 4 处环卫所,负责各片区的环境

卫生管理,内设环卫车辆停放和维修场地。 

十二、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12 

(一)近期发展规模 

近期人口规模 24万人;近期建设用地规模 23.9 平方公里 

(二)近期发展策略 

1、拓展澄江片区 

将行政文化中心逐步转移至片区东北部,重点设置文化、

体育、行政办公设施;在片区南部滨江地区建设休闲娱乐中心,

重点设置娱乐、餐饮、休闲设施;完善片区教育、医疗、商业

设施配置。 

2、充实工业园区 

完善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工业准入门槛,提高工业用地开

发强度;完善区内道路网建设,提升市政配套设施逐步配置。 

3、优化文田片区 

对站前地区工业用地实行退二进三,将工业用地逐步搬迁

至片区北部;将文田片区建设成为工业园区的生产性服务基地

和生活配套区。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