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帐篷价格联盟

【古村】雨中美美堂主带你走进中国乞巧第一村珠村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珠村本地人潘老师的带领下,美美堂主在雨中带您走进中国乞巧第一村。

珠村在广州天河区东郊、广九铁路与中山大道之间,属东圃镇,现在是珠吉街道。南宋建村,因村旁有3座小山岗。人们喻为"三颗珍珠",故名三珠岗, 初称珠子村,后简作珠村。广州珠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起源于南宋的珠村,居民以潘、钟两姓为主。珠村的传统文化并不因城市化而丧失殆尽,反倒保留了数千平方米的历史建筑,还享有"中国乞巧第一村"的盛名。珠村民俗活动精彩纷呈,保留有舞狮,拜猫,拜太公,扒龙舟,摆七娘,唱大戏等。

有研究人员说,在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广东南雄人潘思诚考取进士,后逃亡到广州。其五世孙潘克常从番禺化龙镇细墟携子潘宗胪迁居珠村。在珠村,潘克常再娶妻赵氏,生3子。

长子潘南岳,字粤邹,后迁居棠下上社,成为上社潘氏基祖。

二子潘清旒后迁居石牌,成为石牌潘氏基祖。

三子潘长吉后迁居沐陂,成为沐陂潘氏基祖。

因此,潘克常被珠村、棠下、石牌、沐陂4村潘姓奉为共祖。


潘宗胪,被奉为珠村潘姓一世祖。珠村潘姓今3900余人。


珠村还人才辈出,有清廉的潘岳,以及众多海军名将。珠村历史建筑群较多,曾有祠堂58间,现存33间。规模较大的有珠村三大姓氏祠堂潘氏宗祠、天禄钟公祠和陈氏祠堂。


珠村大祠堂有一幅对联是珠村的字辈联:

学通周孔,名达家朝,勋曜鼎彝,长延景祚;

斯贤才盛,奕世蕃昭,度彰金璧,大焕徽猷。


    潘永耀老师就是这条村第22传朝字辈的人。


      潘氏宗祠,习称珠村大祠堂,始建于宋代,后于明清时期扩建完成,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岭南特色的古祠,是“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的地方。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在珠村训练、考试时,曾在这里歇宿。


祠堂为三进结构设计,分为头座、中座和后座,规模比其他村的祠堂稍大些,以青砖木质结构为主体,祠堂前是一个开阳大操场,每年的舞狮、舞龙、武术等表演,祭礼、吃龙船饭都在这里进行。现在的潘氏宗祠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老人活动中心、乐曲社、图书室、健身房以及乞巧婆婆工作室、广州市乞巧文化展览馆都设在这里。2003年1月19日,潘氏宗祠修缮一新,珠江三角洲60多条村一万多村民抬着烧猪前来祝贺,敲锣打鼓,舞狮舞龙,珠村人则在明德大祠堂前摆出千席盛宴招待各方宾客,欢庆新春佳节,共贺太平盛世。

榕树丛中的美丽珠村

图片摄影 灵秀书院工作人员,转载请注明出处


珠村大祠堂


珠村大祠堂


珠村大祠堂

珠村大祠堂

珠村大祠堂













这幅对联是珠村的字辈联:

学通周孔,名达家朝,勋曜鼎彝,长延景祚;

斯贤才盛,奕世蕃昭,度彰金璧,大焕徽猷。


潘永耀老师就是这条村第22传朝字辈的人。


斯贤才盛,奕世蕃昭,度彰金璧,大焕徽猷。




珠村名人录


“东桥大街42号还有一栋潘文治故居。这是一座二层中西结合的建筑,建于1922年,是潘文治将军回乡居住的地方。,黄埔军校国共两党的高层领导经常在这座小楼里聚会。1924年潘文治任海军练习舰队司令,军校的廖仲恺、、、。现其后人将此居辟为潘文治将军故居纪念馆,里面展示了不少珍贵的老照片。最奇特的是潘文治将军亲手栽种的海棠花至今还在他的故居里怡然盛开。”


红沙岩柱墩 历史人物曾踩着上下马


,不能不提位于珠村南门大街的水塘前的北帝庙,因为它不但是珠村人祈福的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庙宇,而且还见证了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在珠村的活动。“别小看这2块石头,当年,、、、周恩来、廖仲恺、鲍罗廷等国共高级都曾踩过它上下马呢。”潘剑明指着北帝庙门口2块明代红沙岩柱墩告诉记者,只见石头顶上已被鞋底擦得光滑。


灵山古庙

在珠村大灵山前,珠村人先是来到此处,再后来慢慢移到珠江边上。

历史无情,门前一幅对联是清代珠村本地人所写。

把古庙破坏不堪,希望有一天能够修复此庙。






图片摄影 灵秀书院工作人员,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