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帐篷价格联盟

【四海文苑】母语在德国伴我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母语在德国伴我行

徐志敏(大连)

 

    这次又去德国三个月,有幸结识了瑛子和叶子。瑛子大名刘瑛,叶子大名叶莹。通过瑛子结识叶子,而结识瑛子则是通过德国的中文报纸。至今未曾与瑛子和叶子谋过面,只是文来文往。

    上次去德国,听不懂语言看不明白文字,出了家门基本上有口也是哑巴,有眼也是睁眼瞎。其实,上次从德国归来,就和老伴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一把交了两人的学费,报了德语班。心想,再难,总不至于比上世纪70年代末刚刚恢复的全国高考补习难吧。结果,上了几堂课,感觉实在是活受罪,比当年高考补习更让人身心疲惫,更摧残人的是损伤自信,瞪眼瞅着周围“小鲜肉”“同鞋”,这才知道俩人早已非比当年,不服不行,“菊花残,滿地伤”,老俩口先后辍学,我先跑的,老伴还咬着牙多支撑了两天。当然,学费白交,便宜了办班的那个小子。


作者的文章发表在欧洲新报


     所以这次去德国与上次相同,依然是听不懂语言看不明白文字。因此,对中文特别地亲。可是,在这里讲中文只能和家人讲。看中文更有限,除了刷微信能看到方块字,就是看几份在德国发行的中文报纸。在德国,《华商报》和《欧洲新报》为两份发行量比较大的中文报纸,也有看点和看头,很受华人包括我们老俩口的欢迎。只是前者是半月刊,后者是月刊,感觉周期有点长,觉得有点不解渴。导致每次拿到这两份报纸,基本上一看就是十天半个月才撒手,反复看,不厌其烦地看,闲时看,干家务累了小休时看,睡觉前看,蹲便所时更是必看,好多文章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看着看着,犯了老毛病,就想投稿。我看到《欧洲新报》有《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一专栏,上面有这么几句话让我怦然心动,让我放不下:“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海外的文学爱好者。如果你也喜欢写作,如果你也旅居欧洲,那么,真诚地欢迎你加盟我们这个团体!在异国他乡,让我们彼此用母语相互温暖,相互欣赏,携手同行。有兴趣者,可电邮:liuying888669@163.com。”这番话让我心底涌入一股暖流,我感受到在异国他乡的亲人召唤,体会到了母语温暖。我按照上边的信箱地址,将自己写的《感谢你,莱比锡的护士》和《德国邻居》两篇稿子发了去。出乎预料,那边署名“瑛子”第二天就回复了,说我的稿子写得很好,已推荐给总编,总编也回了话,说将分别发于近两期《欧洲新报》。我这人有时给鼻子上脸,给支个杆我就想顺杆爬,如打了激素,我来了精神头,选择了过去写的几篇文章一股脑地又发了去。瑛子回了,说报纸上不可能都发,并征求我意见可不可发《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微信公众号上,如同意,小编叶子会和我联系。我当然一百个愿意。果不其然,叶子出现了,这样我们就相识了。

   在微信来往中,我得知叶子大名为叶莹,我不久前在《华商报》上看到介绍《德国婆婆中国妈》一书和作者的文章及选载,印象极深。我觉得她就是该书作者,一问,果然是也。 

   为什么对这本书和作者印象极深,因为在德国我和老伴看中文报,有了感想要互动,看到《华商报》介绍《德国婆婆中国妈》作者并看了选载和评论后,知道作者是侨居德国的才女叶莹第一部自传体小说,一致感觉这是本好书,还认为值得推荐给女儿看。老伴退休前曾是电视台的高级编辑,看文章的眼眶可不低,一般的文章难入其法眼。

    一次,在微信中我当叶子说起我和老伴对这本书的“初恋”,叶子立马说,那我赠送你一本。我说,最好你签上大名。叶子说,我的字不好看。我说,看文章又不看字。叶子说,还是不签名了。我说,签名更有意义,也更有收藏价值。叶子不好推托了,说那好吧。明天我就快递给你,把地址给我。我向女儿要通信地址,女儿问我做什么,我说不做什么,备用,比如走丢了好能让别人我送回来。我不想让家人事先知道,我要给家人一个意外或惊喜。睡一觉,第二天早上突然想,我得要两本,这本我回国时得带上,还得给女儿要一本,也签上名,让女儿也高兴一下。起床后立马给叶子发微信,陈述了请求,并要求也签上名,并把女儿的名字告诉了叶子。叶子很痛快地答应了。

    没过两天,快递到了。老伴、女儿、女婿一并惊奇,奇怪我怎么会有快递。当女儿、女婿包括老伴看到这本书和作者签名时,确实很意外。女儿惊喜地说,爸你挺有本事呀,刚来几天呀,就打开市场了,竟然认识了德国的作家。女婿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打开一本就来个先睹为快。老伴也很惊奇说,你什么时候联系上作者了?还对女儿说,姑娘你看你爸擅于开拓吧,你们得学着点。

   我当时也确实很得意,感觉自己来了个大手笔。

   这本书在我家老受欢迎了。老伴当年参加恢复高考后全国第一次统考,就考上了本科中文系,虽然不是名校,作为知青,一个纯工人阶级子女也说明了功夫不浅。毕业后基本上作记者和编辑,最后到高级编辑职称,获奖证书也一大堆,其阅读与欣赏水平也不是混饭吃的。老伴对《德国婆婆中国妈》十分欣赏,拿起这本书,不止一次地说,我就愿意看这类书,现在好多书就是个垃圾。有时,带孩子累了或做家务累了,躺在床上伸开腿脚并抄起这本书时还会说到:“累了,我也该享受一会儿了”。


叶子的画作


   我还借机向女儿讲我所了解的叶子:叶子当年毕业于北京经贸大学后,曾为广州某银行的白领,眼瞅着要步入“剩女”年龄,妈妈只好整天忙着帮她物色如意郎君,可最终也没寻觅到一个能掀起叶子“盖头”来的男人,老妈可能没辙了,突然有一天鼓动她去德国留学,最终叶子在德国找到了另一半,有了家有了孩子,快乐并幸福地每一天。叶子在这本书中写她走过的路,写她的心路历程,写在德国的大学生活,写与德国靠谱男的相识、恋爱、结婚、生子,写与德国婆婆在文化和习性上的“摩擦”,写中国妈妈对女儿远嫁万里之外异国他乡的那种牵挂和思念,写国内有亲人担心因为思维和观念不同也可能浑身浓重汗毛的老德会欺负她。书中涓涓流淌出那种跨越国界和超越种族而融合的大爱、那种人性的关爱、那种男人与女人间的情爱。叶子喜好画画,是一位对美术有特殊敏感反应的小女子,她用那双擅于理解色彩和构图的眼睛,观察德国的社会、人文和风光;用细腻探索的眼光扫描德国的住房、养老和医疗。然后,用带有浓重色调的优美文字语言,通过这本书形象地描绘给我们。我对女儿说,有机会你认叶子当姐姐吧,向姐姐学习,向姐姐致敬。 

   我还告诉女儿,这次来德国,我还认识了瑛子。瑛子也绝对是个人物,家乡在南昌,已定居德国多年,曾在国内做过大学老师和报社记者,现任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主席。近年在国内外报纸杂志发表《生活在别处》、《不一样的太阳》、《马蒂纳与爱丽丝》、《遭遇“被保护”》、《大维的叛逆》、《梦颖经历的那些事儿》等多部中、短篇小说,有的小说已被美国改编为电影,正在好莱坞拍摄中。前不久瑛子还回国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新书发布会和讲座。


瑛子在新书发布会上


   我对女儿讲这些,是想在不知不觉中又不是很生硬地给女儿树立标杆和榜样。

   瑛子和叶子两人身上具有男人应具备的侠气和女人才具有的细腻,两种因素自然融合一体这很难得,这可能正是她们成功的本钱。

   我也知道,这和生活历练和感悟有关,这不能复制也难以学习和效仿。
   回国数日,珍藏了这段友谊。我深知是母语这一“脐带”让我和瑛子、叶子成了忘年朋友,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我与瑛子和叶子连萍水相逢都够不上,俩人这么助我,凭什么?我认为凭的就是她们骨头里有想"彼此用母语相互温暖,相互欣赏,携手同行"的骨髓。

   遥祝远在德国的同胞瑛子和叶子背着双肩包,越走越远,收获越来越多。

     (2017年1月)

作者和老伴在莱比锡火车站




本公众号【四海文苑】栏目刊登非会员授权原创作品。欢迎投稿!

文章转载授权以及投稿请联系:

2406864320@qq.com 或 enliding@yahoo.com


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海外的文学爱好者。如果你也喜欢写作,如果你也旅居欧洲,那么,真诚地欢迎你加盟我们这个团体!在异国他乡,让我们彼此用母语相互温暖,相互欣赏,携手同行。

有兴趣者,可电邮:liuying888669@163.com


关注我们,查看往期文章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