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帐篷价格联盟

科员私吞900万养老金,养老缴费“骗局”为何易得逞 | 今日话题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导语
 

今日话题

一个市级社保局的普通科员,通过养老保险的系统漏洞,4年间鲸吞养老金900万,而他造成的亏空,竟要找到办理养老保险的参保人补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参保人愿意通过一个科员来缴纳养老金?



一个普通科员如何私吞900万养老金


普通科员,私吞900万,4年后才被发现。乍一看,可能不少人都会认为这个科员“骗术”高超。实际上,涉事科员白某并非社保专业人士,只是一名复员军人。他的“骗术”也不高明,是当地社保系统的巨大漏洞让他有了如此“成就”。


据《澎湃新闻》报道,白某私吞的钱来自找他代办养老保险的人。钱被他吞了,为何参保人还能参保成功,领到退休金呢?这是因为当地市县两级养老系统未联网,直到2013年,承德市养老关系转接还是手工业务模式,这个漏洞让白某有了可乘之机。


白某先虚构他人已在承德下辖县社保局投保的事实(这也需要当地社保人员配合),然后将假的养老保险转移单转入承德市社保局。由于两级社保缴费系统不联网,市级社保单位只看养老保险转移单和对账单,不能查询被转移人的缴费情况。这就是白某私吞了参保人的钱,也没人发现的原因所在。


当然,、勤核查,白某也不敢如此肆无忌惮。当地社保部门也没做到这一点,发现白某私吞养老金可谓非常偶然——2013年,承德市社保局在办理相关人员退休审批时,发现承德市养老保险金存在亏空,之后才发现资金已被白某据为己有。


白某私吞养老金案发后,通过他办保险的人,养老金被停发


白某能办成事,也是很多人通过他参保的重要原因。从媒体的报道来看,找白某办养老保险大都是个体户,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具备社保补缴资格。河北社保厅即表示,2011年前后并没有出台允许个体户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的政策。但找到了白某,只要一次补缴15年的养老金,就可以又方便又迅速地参保。


碰到白某已是“好运气”,还有人因办社保“血本无归”


东窗事发后,白某退还了800多万,剩下的亏空怎么办?承德市社保局竟要通过白某参保的人补齐。白某的行为是职务行为,,还提出这种要求,社保局的做法不合情也不合理。


但换个角度看,对于那些参保的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局”。承德市社保局表示,补齐后他们还能享受相应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他们的参保愿望算是实现了,与他们相比,不少不具备补缴条件的人因为找“能人”办社保,常常被骗得血本无归。


为了加大保障力度,近年来各地都出台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的新办法,为了退休后有保障,一些不能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是补缴资格不够的人,也想参保或补缴。于是有人专门设下骗局,请君入瓮。


2010 年,四川省营山县破获一起以办“社保”为名的诈骗案,犯罪分子声称可以帮助他人挂靠公司,以职工身份办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手续,以此为由向被害人收取“中介费”和“活动费”,案值180余万。


2014年,52岁的广州妇女甄某也以“帮人挂靠单位”,办理补缴社保手续为名,在一年间骗取7名被害人32.2万元,,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有的骗局更为精巧。今年四川省富顺县发生了一起代办保险诈骗案。富顺县的张某声称能帮人购买养老保险、超龄保险,结果100余人上当受骗,总计骗取近千万。因为他退休前是当地企业的干部,主管职工社保办理,熟悉政策,很多人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李某所说的超龄保险,是一项社保优惠政策,但很多被受害者并不知道,2014年以后,该项业务就冻结了


更绝的是,他收取了大家的钱后,还在银行中开设了账户,按月为受害者发放养老金,为了不让大家起疑心,张某随时都会关注养老金的变化,每月都会根据国家制定的养老金标准按时将钱打到众人的账户中。直到有细心的受害者发现,这笔钱是从私人账户中打过来的,骗保的事情才败露。


为何人们相信骗局:政策有漏洞,有关系能办成


随着类似骗局增加,社保部门也在提醒,补缴社保需要一定的条件,“不需要工作经历,只要交钱,就能办职工养老保险”是骗局,但为什么还是有人上当受骗呢?


原因很简单,社保政策有漏洞,不符合条件也有成功办社保的可能。论文《社保补缴中确认劳动关系的难点探析》指出,劳动关系资料是关乎劳动者能否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证明。但由于企业倒闭、劳动人事档案不全等原因,常常导致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材料缺失。


因为劳动关系证明资料缺失无法参保或补缴社会保险费,因此存在司法诉讼等救济途径。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就专门组织、收购一些破产倒闭企业或注册“皮包公司”,为无法正常参保或补缴的人以虚假诉讼方式确定劳动关系,实现社会保险参保或补缴的目的。


2014 年,某市200余名即将达到退休年龄,但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 ,声称该工厂丢失了他们的劳动关系证明资料,,以便于补缴养老保险费。原、被告双方出人意料的配合,很快就达成一致。于是,法庭该案出具了原、被告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书。社保机构则据此为原告办理了社会保险政策性补缴。后经相关部门查证,原、被告之间的“劳动关系”子虚乌有。



有些“有关系”的人不用这么麻烦,也能为不符合条件的人办社保。2011年,北京市民王某因“办社保”骗取平谷、顺义390多人近3000万人元,。人们为什么相信她呢?因为王某曾做过派出所的协管员,被当地村民认为门路广,更重要的是,她真的为人办成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只不过,“人数很庞大的时候,有关部门就会警觉,就办不成了,进而演化成诈骗”。


对“办社保”骗局,,更要铲除骗局的土壤


综上所述,和养老保险有关的骗局可分为3种:1、公务人员虚构事实为不符合条件的人参保,骗社保系统为自己牟利;2、企业利用政策漏洞,满足特定人群的参保愿望;3、不法分子利用特殊人群急于参保或补缴的心态,进行诈骗。

打击这几类骗局,,但更要正视其产生的土壤。因为这些骗局和参保人希望参保或补缴,却不满足参保条件关系密切。


以北京王某诈骗案为例,当时受骗的多是大龄农转非人员。由于当地二三产业发达,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享受养老金的人很多,这让他们羡慕不已。不过,当时的社保政策限制严格,年龄较大的农转非人员只能继续入保障水平很低的新农保,不能入城市居民养老保险。这也是为什么“可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骗局来临时,有那么多人主动上钩。


在诈骗案发生后,北京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些农转非人员有了加入城镇养老保险的资格。结果,政策出台一年多的时间内,平谷区有3000多人补缴了养老金,金额达5000万元。当地社保负责人表示,“按照该政策,补缴15年约需5万元,养老金在1100元左右,缴费额低于诈骗案中受害人交纳的金额,待遇也不低,老百姓谁还会再找关系办社保?”


可以预见,如果参保和追缴费用的限制进一步放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差距不断缩小,不法社保工作人员和不法企业牟利的空间还将被进一步压缩,而各种各样的社保骗局也会慢慢消失。


结语

 
今日话题

各类参保和缴费骗局之所以容易得逞,是因为现实中总有人“靠关系”轻松突破社保资格的限制,而这正是各类骗局生存的土壤。

第3568期 本期责编  刘文昭

出品 腾讯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精选专题

近期热点

英国脱欧:精英主义的历史性溃败


判iPhone6抄袭国产手机,苹果到底冤不冤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观复》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