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帐篷价格联盟

《比利林恩》是李安的一场电影实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110分钟 | 剧情,战争 | 2016-11-11 (美国)
评价 ★★★★☆

千呼万唤,终于等到了李安导演的新作品!今天我们来看看这部话题十足的电影究竟成色如何。

4K  120帧  Real 3D

戈达尔:“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

24格就是24帧,一个静止的画面算作1帧,一秒钟24帧连续放映在人眼中成为连贯的画面。从电影诞生到现在的100多年,我们看的电影绝大部分都是24帧的;2012年Peter Jackson在《霍比特人:意外之旅》里首次把帧速提高到了48帧;而在2016,李安导演更是一下子把它提到了120帧每秒!再加上全4K和Real 3D的拍摄,用“划时代”来形容《比利林恩》的画面质量和观影效果,一点也不过分。大家买票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标明120帧和60帧的才买喔,因为这部电影分几种版本上映,除了60和120帧,还有普通3D版的。
这个优美的镜头让我想起少年Pi

由于广州没有能够播放120帧的设备,全国只有几家影院能做到,所以小编看的是60帧的版本,羡慕北京、上海和台湾的小伙伴。但60帧的《比利林恩》一样可以给你前所未有的体验!

真实感 VS 电影感
如此高清高帧率极其3D的画面,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有层次感。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很明显,人物和观众的距离很近,这样的效果会令观众觉得演员就站在你的面前,增加了真实感。有好几处的第一人称观影视角,代入感十足,把主角和观众的第一视角高度结合了。而且它的亮度很高色彩很鲜艳,不像一般的3D电影会偏暗。
 
很特别的一点是,全片存在大量的动态变焦,制造平面摄影里的景深效果。

举个例子,画面中有两个人物A和B,A在画面的右后方,B在左前方。当A说话的时候视觉焦点当然会在A身在,A的成像会很清晰,而B会模糊。但当A说到一半,还没说完的时候,摄影师会变焦,把焦点放在B身上;这个时候,A还在说话,但焦点已经放到了B身上,我们能清晰看到B,然后正在说话的A是模糊的,我们看不清楚她的样子。这样做的效果是增加了导演的控制力,强制观众看B在听A说话过程时的表情和反应。

真实感的增加和更多变焦的使用,后果是削弱了电影感,而这一点也是很多看过提前场观众的感受。平时我们看电影,屏幕就像一个窗口,一个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世界的window;但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如此3D和高清的画面,这种“窗口感”很自然就会被减弱,甚至让人觉得不是在看电影。
 
有好几个画面,都是人物头部处于屏幕正中的独白,这种头部放大的特写非常清晰,因为在日常的场景里,演员都是没有化妆的,你可以看到演员的毛孔,而且她们距离你非常近。这样的镜头极具压迫感,同样会有点突兀和不习惯。
毁容和接近素颜的小K,
拍这种毁形象的戏,也是需要勇气啊

这些就是《比利林恩》给我的视觉感受。

美国化的价值观
《比利林恩》讲述在伊拉克的一场战役里,B班的比利林恩冲锋陷阵救班长的举动竟然被拍下来了,视频公布于世让他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名字,在回国短暂休假的期间,B班受邀参加一场橄榄球比赛的中场表演,接受人们的致敬。
 
以比利林恩的战后创伤心理为发展脉络,当下和回忆之间不断切换,全片呈现的多数是比利林恩的际遇和心理变化,以此讽刺美国民众、媒体和商人对军人的全面“剥削”和“消费”,很精彩,同样也很美式。

由于中国人对伊拉克战争和战后创伤后遗症的了解并不算多,所以国内观众不一定能connect得到李安导演想要表达的关于军人“何去何从”的失落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所以这次价值观的输出并不像《少年派》那么“通杀”。从剧情方面来说,不是人见人爱的类型。
 
回想起来,在故事的叙述和情感表达,还是很李安的,但不够过往的作品那么细致(精彩的对白还是有那么几句的),可能导演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技术上了,又是一个“鱼与熊掌”的dilemma.

追求与探索

李安:“电影还有无限的可能,这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也是让我谦卑的过程。”

李安导演也坦白到,这次的拍摄是一个新的过程,也不知道是怎么挺过去的。他认为电影在基本语法上已经疲惫了很久,从第一次有蒙太奇、有声电影的面世、艺术电影的出现等等,那种兴奋感已经过去了,而他希望在他还有力量的时候,继续去追求电影新的可能。
 
所以《比利林恩》实际是一部实验性的作品,存在一种比较raw的感觉,观众有赞有弹无可厚非,而小编认为《比利林恩》无疑给观众提供了新的观影体验,或许大家还不能习惯,但从故事叙述方式和拍摄手法上来讲,60帧和120帧的版本绝对是值得大家去体验的。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