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帐篷价格联盟

江南故事 · 园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 1 —

九月底的时候,我在江浙一带玩了几天,去的第一个城市就是苏州。

中学时,我学过一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文中这样写——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园林本身就拥有自然怡人的外表,加上园林设计师对景观布局的创作,便比天然的山水多了几分图画的意趣。


(▲ 苏州拙政园)

万花丛中撷取芳华,苏州之行我只去了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三处。去之前,我还专门从图书馆借了本《中国古建筑之旅:苏州古典园林》学习如何鉴赏园林艺术。书中各类专业名词繁复多变,作为外行人的我翻阅着书页,那感觉就像是在高深无比的学问的门口徘徊。直到真正身处园中时,才发觉临行前才在园林艺术中蜻蜓点水的我毕竟太过浅薄,处处寻找书中详述的瑰绝奥妙反而使自己迷失在亭台楼榭山水花木之中,本该细细感受的身体被丝丝拉扯的思索搞得犹犹豫豫,本该静静品味的心灵被粘连不分的头绪搞得心烦意乱。

“去他的阳春白雪!老子不找了!”

不知怎地,在忙碌思考的间隙中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一瞬间,整个头脑似乎清晰了许多。


▲ 网师园一角

就像读一篇言语不甚艰涩却又似乎有高妙的哲理蕴藏其中的文章,当自己无法从文学的技术层面去剖析时,何不只停留于纸面上欣赏玩味呢?幼时的我们难以体会顾况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时赞叹不绝的心情,不也可以从韵律上感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艺术魅力吗?

放下出行前埋伏在心底的包袱,园林之旅便轻松许多——剔除了预设的判断,反而能够从平凡游人的视角去观察周遭。

— 2 —

园林这种去处,虽然有灵气,却也不过是仿造的自然景观,越是多一分飘逸出尘,就越是少一分尘世间的亲切的质感。因此,欣赏园林时一定要趁园中游客数量三三两两恰到好处之时,既不吵嚷又不凄清——好在时节是九月底,赶在国庆假期出游高峰之前,感受园林的韵味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前二者易得,这“人和”最是难求。


▲ 番禺余荫山房的游客小朋友

行走在少有游人的园林之中,所见之景与网上的图片大不相同,沉静祥和的心能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园林艺术的风雅之处。在这种难觅的场景之中,常常能逢着奇妙的际遇——之前我曾在广州的一所寺庙中有过这样的体验——我不信仰宗教,却能在朴素的寺庙中感受得到那令人陶醉、令人心如止水的沉静气氛。

— 3 —

说到广州,岭南园林也是各有趣味。岭南园林艺术与苏州不同,苏州园林无论规模大小,都流露出一种壮美的富贵气,气势雄浑、境界宽广;而岭南园林则是精致玲珑,惹人怜爱。在岭南园林中,我最喜欢做的是用镜头捕捉游人惊喜的眼神与浪漫无穷的背影——在这精致的小天地中,园中人的神态才是园林的点睛之笔。


▲ 苏州市区街头民居

我还记得自己当年踏上岭南大地时设想过的事情——其中之一便是游遍岭南四大园林。如今这小心愿早已达成,不知将来是否还有合适的机会游遍苏州园林。以前曾在网上看到有人感叹自己年轻时四处旅行对于丰富人生经验没什么帮助,我倒觉得不然——我游览的经历不多,对自己游览过的大多数地方了解得也不够深入,但我仍然热爱四处行走,体会单调生活中不同的滋味。我一直觉得,年轻人出门游历,并不是功利地为了“有帮助”才去的,生命中花费在路上的时光,总会以另一种同样深沉的方式沉淀在灵魂里。

 ……

八声甘州 2016-9-28

掩暗云过百里烟波,淅沥染葱茏。向天边仙渚,龙船舞棹,荡漾浮蓬。浪断青崖吹雪,萧瑟缀荷风。数点滴几许,独坐听钟。

檐下低吟故曲,遣洁思雅绪,以和竹声。观湖山一色,望四野相通。叹来时,芳华重演,定北归不复惹凄濛。珍晴日,再书佳景,以谢天公。

— End. —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